作者:千禧养老院 时间:2022-06-23 15:16:25
濮阳县千禧养老院宣传材料
开展濮阳县养老领域防诈骗和非法集资风险宣传活动
近年来,以“养老”为名的诈骗行为时有发生,“预售养老床位”“养老理财”“养老产品”等诈骗手段花样百出,给不少老年人造成财产损失和精神打击。根据中央部署,自今年4月份开始,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正式启动。
河南各级民政部门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服务诈骗专项行动,重点部署精心组织,快速形成严打高压态势,持续加强宣传教育,畅通举报渠道,营造强大舆论声势,实现养老服务机构防诈骗宣传教育全覆盖,不断提高老年人的识骗防骗能力。
常见的养老诈骗类型:1、提供“养老服务”。以“贵宾卡”“会员费”等五花八门的名目,以预付打折、还本付息、会员专享服务等为诱饵,超额、提前收取服务费,高额收取会员费、保证金,非法吸纳老年人资金。2、投资“养老项目”。以投资、入股、加盟养老服务房地产、基地、公寓开发建设等名义,抛出高额分红、保本高息、预订服务等说辞,诱骗老年人投资养老项目。这些机构的资金运作、流向不明,有很高的卷款跑路风险。3、宣称“以房养老”。以“以房养老”名义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,诈骗资金,假借国家政策旗号行非法集资之实。诱骗老年人将抵押房产的资金拿去购买其推荐的“理财产品”,最终导致老年人没了房子还背负贷款。4、销售“养老产品”。一些企业采取商品回购、寄存代售、消费返利、免费体验、赠送礼品、会议营销、养生讲座、专家义诊等方式欺骗、诱导老年群体,购买价格虚高或假冒伪劣产品。5、代办“养老保险”。不法分子冒充银行、保险机构工作人员,谎称可以帮助未参保人员代办“养老保险”或者代办“提前退休”,收取老年人“材料费”“保险金”等。6、开展“养老帮扶”。不法分子以空巢老人为目标,在老年人面前装儿子、扮孙子,假借心理关爱、志愿陪护、送温暖活动等方式,获得老人信任后,以多种手段对其实施诈骗。